第五届“新基石50²论坛”在南科大举行 顶尖科学家共话原始创新
2025年10月01日 综合新闻

9月21日,由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新基石科学基金会与南方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新基石50²论坛”在南科大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数据专家委员会主任江小涓,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中国科学院院士、昌平实验室主任谢晓亮等国内外知名学者,新基石研究员、“科学探索奖”获奖者及各界代表约500人参加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王松灵担任此次50²论坛的主持人。d2e80698847b4307a846ff502a0e8fcc.png

搭建创新共同体紧密合作的坚实桥梁 催生更多学术成果微信图片_20250921225307_57_20.png

薛其坤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不久前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大会和阅兵仪式,让我们见证了这一伟大时刻,更赋予我们信心与底气,激荡出更强烈的报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今年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深圳以卓越的改革和创新,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成绩令人瞩目,为科技企业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搭建了更为广泛的发展舞台。“十四五”期间,南方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等方面成绩斐然。未来,学校将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进一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与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的能力,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的贡献。

薛其坤提到,在过去4年间,新基石50²论坛以独特的视角和前沿的议题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一流科学家踊跃参与,围绕关键领域进行了深度研讨,为推动我国科技发展贡献了诸多真知灼见。本次论坛同样汇聚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相信此次论坛必将成为推动创新共同体紧密合作的坚实桥梁,催生更多学术成果,助力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和人类事业的进步。7d75cbebfec64dd09c542d442a2f32a8.png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人才官奚丹在致辞中提到,过去一年,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始终坚守“鼓励原创”的资助理念,在创新资助、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等各个领域深入开展工作,让真正具备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科学家们被看见,得到支持,得以成长。

平方对话:专家共议科研原创力 寄语青年学者“走自己的路”

在平方对话环节,韩启德,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联合所长、新基石研究员罗敏敏,西湖大学讲席教授、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新基石研究员于洪涛,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新基石研究员、科学探索奖获奖人王亚愚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新基石研究员、科学探索奖获奖人郑南峰,就“如何提高我国原创性科研水平”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度对话。5704a8eec3354aec97f75703f0bb56b1.png

罗敏敏认为,“非升即走”的考核周期可以延长,让青年科学家们有更充裕的时间来做出成果。王亚愚建议,相比于讨论“走”,更应该关注“升”,如何为青年科学家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引导,让他们能在科研事业上获得更好的发展。于洪涛认为,越是在熟悉的领域,科学家们越是要摒弃偏见,以免对本领域的原创性成果“视而不见”。郑南峰则表示,原创性工作最重要的要素是“新”,最高境界是“从零到一”,但现有原理的组合也有可能带来创新,只要能拓展认知边界的探索都可以成为原创性工作。

韩启德表示,对于青年科学家而言,“走”不一定都是坏事,但各个地方、各个高校的差异很大,大家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任何制度都有利有弊,所以需要各个方面的考核,才能使更多的研究者愿意做更加原创的、耗时的、失败可能性也更大的工作。”

主旨演讲:“突破性科研”没有标准答案18江小涓分享数智经济与数智社会.jpg

在主旨演讲环节,江小涓以《数智经济与数智社会:合理与合意》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从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与挑战出发,提出了评估数智时代新技术的两个核心维度——合理性与合意性。她认为,面对AI等泛在技术的治理挑战,必须依靠市场机制、社会共识和产业自律形成的 “分布式治理” 来协同解决。20王晓东的主旨演讲.jpg

王晓东发表了以《如何在生命科学做出原创突破性工作》为题的主旨演讲。他以好友华人科学家陈志坚的科研经历为例,向与会者分享了陈志坚是如何突破研究瓶颈,在先天免疫领域获得里程碑式的成就。他表示,科研有时需要埋头苦干,有时也需要交流。尽管不是每次交流都会有结果,但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交流的双方都会有进步。24(for封面图制作)谢晓亮.jpg

谢晓亮以《生物医学研究范式的变革》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介绍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进步与挑战。他指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变革生物医药的研究范式,为新发流行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症等人类社会长期面临的健康风险,提供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微信图片_20250921224450_54_69.jpg

薛其坤分享了非常规高温超导领域的最新突破。他通过回顾铜基、铁基和镍基超导材料的发现历程,特别是中国科学家在提升镍基超导转变温度上的突破,强调了“非常规科学研究”中的好奇、交流、碰撞对于实现原始创新突破的关键作用。他表示,超导“三明治”为未来量子计算机芯片研发奠定基础,但要在基础科研领域做出更多突破。1988年,德法物理学家Grünberg与Fert发现巨磁阻效应,该技术在9年后就实现了转化,IBM的Parkin发明磁头使硬盘存储密度提高4个数量级,这是一个科学发现到科学应用的重要案例。研发量子计算机需要实现从低温超导到高温超导的跨越,每一小步都需要巨大突破,如果未来能够发现室温超导,将是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

前沿学术报告:原始创新推动技术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日下午,在前沿学术报告环节,七位“科学探索奖”获奖人或新基石研究员分享了最新的科研进展,集中展示了原始创新如何催生一项项科学突破,推动技术进步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05新基石前沿科技展的观众与机器人互动.jpg

作为新基石科学基金会的年度学术盛会,“新基石50²论坛”已连续五年为来自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各领域的科学家搭建跨学术交流平台。“50²”寓意着“科学探索奖”每年评选出的50位青年科学家,将对未来50年的科学技术突破产生重大影响,更寄托着对50人、50年交叉“相乘”所推动的科技、产业和社会深刻进步的期许。本届论坛以“科技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汇聚了科技界、产业界与科技公益组织的先锋力量,深入探讨基础科研、颠覆性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此外,在第七届“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上,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竺淑佳成为本届生命科学领域获奖者之一。

 

素材:深圳特区报、腾讯网等

编辑:宣传与公共关系部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