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18日,由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中国抗衰老促进会主办的2025国际抗衰老与稳态医学大会在深圳召开,来自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和新闻媒体代表等1000余人参加本次大会。
会议现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理事长、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稳态医学研究院院长王松灵,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裴钢,中国科学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季维智,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军医大学国际免疫研究院院长吴玉章,深圳市政协副主席王大平等参加活动。大会以“稳态调控与科学抗衰:聚焦关键科学问题与前沿技术,促进研究与临床应用创新发展“为核心议题,旨在突破传统医学“重疾病治疗、轻健康维护”的固有模式,构建“以健康为中心”的主动防控全新体系,为全球抗衰老领域的科研突破和产业升级注入新的动能。
王松灵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全球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阿尔茨海默病、心血管疾病等与衰老相关的慢性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这不仅影响个体生活质量,更为全球医疗体系带来了沉重负担。稳态医学的出现,恰好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办法。它突破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思维定式,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到机体与外部环境的交互层面,系统研究稳态调节的规律,剖析稳态失衡的根源,研发恢复稳态的技术手段,同时融合中西医理论的精髓为科学抗衰老与预防疾病开辟了全新路径。他强调,本次大会的核心目标是推动稳态医学在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与产业应用之间实现深度融合,在抗衰老与稳态医学结合方面要锚定“衰老机制与稳态医学”“衰老与疾病”以及“衰老与稳态的干预及技术”三大核心方向持续深耕,为全球科研协同与技术突破构建起清晰的行动框架,为全球健康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裴钢从“健康理念革新”的角度展开论述。他表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衰老”不再是生命进程中不可逆转的终点,而是可以通过科学手段干预、调控的生物学过程;“稳态”也并非静止的平衡状态,而是贯穿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生命系统的动态“生命线”。他倡议“共绘蓝图、共创标准、共享平台、共育人才、共赢产业”五项合作,呼吁全球同仁以深圳为起点,重新定义“老年生活”,让70岁成为“人生新起点”,80岁依然能“活力满满”。
王大平从城市发展角度剖析了深圳与大会主题的契合点,阐释了深圳作为“创新之都”在生命健康产业政策、科研平台搭建上的优势。他表示,深圳以“人民健康”为先,布局大健康产业,期待进一步完善生态、加强合作,打造健康产业转化高地。
主旨报告环节,多位院士与国际顶尖专家分享了在抗衰老与稳态医学领域从分子机制到临床应用的前沿突破。季维智围绕“DMD灵长类模型及其临床前研究”作报告,系统介绍了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在衰老相关疾病研究中的独特作用,为罕见病抗衰治疗研发提供关键实验支撑。王松灵以“Sialin2-细胞稳态调节器的发现及功能”为题,讲述了首次发现Sialin2的来源、构造及功能,奠定“无机盐信号生物学”(Inorganic Signaling Biology)的研究范式,为口腔、心血管、免疫、代谢、神经与肿瘤等系统的稳态调控,提供可时空稳态的机制解释框架。吴玉章以“‘从格物致知到造物致知’—人体免疫力解码、评估、干预和重建”为主题,分享了免疫稳态调控在抗衰老中的重要作用,为临床抗衰策略制定提供了新思路。美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朱健康则聚焦“从DNA第五碱基到健康与长寿”,从表观遗传层面揭示了基因调控与衰老的关联,为探索健康长寿机制提供了分子层面的科学依据。
贾建平、王林、曲静、刘宝华、John Shyy、王伊龙、徐志卿、李翔、刘强、陈跃军、李文斌、柴人杰十二位专家分别分享了团队在各专业领域内稳态医学研究方面的突破,展现了学术同仁们对未来医学的深入思考,并带领与会人员更加深入了解了稳态医学理论体系与基础研究的有机整合,体现出旺盛的学术活力;周学东、岳锐、曹流、孔庆鹏、项鹏、肖国芝、卞劲松等专家学者就稳态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等主题继续进行深入探讨,展现了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从稳态医学角度对衰老及疾病的干预手段进行新成果分享,为未来医学诊疗模式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为鼓励广大青年学者积极参与国际会议、积极表达学术观点,本次大会特设置学术壁报评比环节。大会收到百余份高质量学术壁报,涵盖分子稳态调控、器官衰老机制、临床抗衰技术等多个细分领域,集中展现了稳态医学领域的前沿探索,更代表了稳态医学领域发展的无限潜力。大会期间,“稳态医学”被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认定为科学技术名词,同时还举行了《硝酸盐与机体稳态》(英文版)《稳态医学》《肿瘤医生说》新书启动发布仪式。
此次会议系统梳理了既往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对稳态医学与抗衰老领域的未来发展路径作出前瞻部署。未来,南方科技大学医学体系将围绕稳态医学理念继续探索,进一步加强跨地域、跨学科协作,凝聚智慧、共享成果,共同推动稳态医学在全球范围内融合发展,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提升人类健康水平贡献南科力量。
供稿:医学院
通讯员:李璐
编辑:任奕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