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纪念斯隆·凯瑟琳癌症中心Dinshaw J. Patel应邀做客第420期南科大讲堂,为我校师生带来题为“抗噬菌体防御的结构生物学”的报告。

讲座中,Dinshaw J. Patel院士围绕细菌CRISPR系统在抗噬菌体防御中的作用机制,对其结构与功能研究进行深入解析。他阐释了对CRISPR系统中环寡腺苷酸介导的CARF效应器活化机制的研究,包含跨膜结构域、脱氨酶和NAD水解酶等相关的效应器在抗噬菌体免疫中的详细效应机制。
他从两个方面介绍了实验室近期的工作。第一部分是有关cOA激活的CARF(CRISPR-Associated Rossmann Fold)结构域与多种不同的效应结构域偶联的复合物介导噬菌体流产感染(abortive infection)的分子机制研究。第二部分是关于系列新型的“Sensor-Effector”型噬菌体防御系统的分子机制研究,并展示了噬菌体防御系统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他介绍了Lamassu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阐释了Lamassu系统识别外源DNA复制,激活其核酸酶活性,从而通过非特异性的核酸降解抵御噬菌体的具体分子机制。此外,Dinshaw J. Patel院士还介绍了Kiwa抗菌体防御系统及其作用机制,并展示了Brig家族的DNA脱糖基化酶在识别噬菌体修饰DNA以及使其去修饰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问答环节,Dinshaw J. Patel院士细心回答了在座师生的提问,就讲座内容展开了交流探讨。
供稿:医学院生物化学系
通讯员:杨玲
编辑:任奕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