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院士南科大讲堂畅谈分子磁性研究历程
2019年05月13日 综合新闻

2019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高松应邀做客第223期南科大讲堂,为我校师生带来以“金属有机单离子磁体”为主题的讲座。

高松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Acc. Chem. Res.、 Chem. Sci.和CCS Chem.顾问编委,Inorg. Chem. Front.主编,Nat. Sci. Rev.副主编。曾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主要从事配位化学与分子磁性研究。

高松及其研究组结合分子设计合成与各种物理方法,系统研究分子固体中磁性离子的相互作用、磁弛豫、磁有序等与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单离子各向异性等的关系,在发展新的分子纳米磁体和铁电分子磁体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松作讲座

讲座中,高松从液氧能在强磁场中被磁铁吸引这一有趣的物理现象中引入了“分子磁性”这一概念,介绍了自20世纪90年代初首例单分子磁体Mn12Ac被报道以来、能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宏观磁体行为的新型单分子磁体的设计合成,以及该单分子磁体相应的结构和磁性的研究。

讲座现场

高松指出,分子磁性材料在高密度信息存储、量子计算和分子自旋器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他说,早期单分子磁体的研究多集中在过渡金属簇合物,近年来,稀土离子由于强的自旋-轨道耦合及大的磁各向异性日渐引起化学家的注意。从2011年开始,高松课题组拓展了金属有机单分子磁体的研究领域,探索了一系列稀土单核三明治结构的金属有机分子(Cp*)Ln(COT)。在对稀土离子周围配体场的调控及不断优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具有高能垒和阻塞温度的稀土基单离子磁体相继被发现,分子磁体的阻塞温度从极低温被提高到液氮温度以上,这一突破使得分子磁性材料向实际应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现场提问

高松还介绍了目前经化学修饰的化合物在量子计算领域的进展,并强调了学科交叉在科研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提问环节,现场师生踊跃提问,高松一一耐心解答。

 

文字:学生新闻社 张镇涛

化学系 郭志林

摄影:曹若骁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