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杨学明院士:以大科学装置推动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2020年05月28日 媒体 浏览量 :

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杨学明院士:

以大科学装置推动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20年05月28日    版次:A04

杨学明

■ 深圳特区报记者 韩文嘉

“高中阶段化学教育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这事关化学及相关理工专业优秀人才的培养,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学明日前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作为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主任的这位知名化学家在专访中分享了他在全国两会上的建议,以及他在深圳的科研工作进展。

高中化学教育被忽视将危害科学生态

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面前,高中阶段的化学教育地位有些“尴尬”,这也是今年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共同关注到的话题。

杨学明等学者发现,自2014年9月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3+1+2”高考方案已在部分省市实施,或将逐步成为高考改革的主体趋势。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升学的激烈竞争性,避重就轻、趋利避害成为选择考试科目的主要因素。事实上,在近年实施“3+1+2”高考方案的省份,选择化学学科的考生数量锐减。以高考改革最早的江苏省为例,2019年化学被选率不足15%,2020年被选率不足10%,位列可选学科倒数第一,这其实变相降低了国内高中学生的理学基础,对于一个急需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杨学明指出,从学科角度看,化学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资源环境、食品医药等学科的基础。而化学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程度是国民科学素养水平的重要体现。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良好的化学科学素养可以有力地帮助公众更快地理解和接受相关防疫措施,如从气溶胶传播理解口罩的作用。“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这种情况必定会影响我国化学化工相关学科的科技发展水平,进而影响我国相关工业技术以及经济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此外,他在两会上还联署了关于博士研究生招生的改革建议,他认为,我国对于高端研发人才紧缺,需要培养更多高水平的研发人才;当前高水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生名额相当紧张,影响到高水平研发人才的培养,因此具有较高水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博士生招生方面应当有更大的自主权,他希望能够有更优化的机制,加大高水平研发人才的培养力度,为高端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规划推动世界领先的自由电子激光大科学装置

杨学明目前正在帮助深圳规划光明科学城的中能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大科学装置的建设,这也是来到深圳后令他兴奋的一个项目。此前,杨学明主持建成的“大连相干光源”是我国第一台大型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也是当前世界上唯一运行在极紫外波段的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而如今规划中的光明科学城的这一装置将比“大连相干光源”体量更大,技术更先进,亮度更高。

“建成后,这一装置将可以产生世界上最亮的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光源,是真正意义上的下一代自由电子激光技术。”杨学明告诉记者,该装置建成后,将与规划中的同步辐射装置一起成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设施之一,这必将对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科学研究以及产业技术研发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全力打造南科大特色的理学学科

作为南科大理学院院长的杨学明,也在规划推动着学校的理学学科发展。“南科大是一所新兴大学,汇聚了一批高水平的教授;南科大的学术表现近年来异军突起,在一些重要学术排名榜上,进入了全球百强,相当不易;理学学科的发展有非常好的趋势。当然,做科学不应该只是发论文,还是要做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突破,如何营造、建立这样一个氛围,这也需要在考评机制、学科建设上的新思路与新布局。”在杨学明看来,理学作为一个整体,不应仅是几个系拼凑而成,而需要各个学科之间有交叉融合,对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考评等方面也应当有交叉融合的思路,并在这方面做出南科大的特色。

最近,杨学明团队刚刚联合在《科学》杂志发文,文章中披露了他们发现的化学反应中新的量子干涉效应,丰富了学界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他也发现,近年来,南科大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有了井喷式的增长。“南科大和深圳一样,都有节奏非常快、发展非常迅猛的特点,我非常看好南方科技大学,也希望学校基础科学研究的水平不断提升,实现更多的科学新发现和新突破。”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