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2024
2024-03-29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明杰团队,以突触前膜为模板,以突触小泡的运输为具体案例,深入揭示了由相分离机制介导、不依赖于马达蛋白与细胞骨架及零能耗的定向运输方式,为我们理解细胞内短距离定向运输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文章以“Short-distance vesicle transport via phase separation”为题,在顶级期刊Cell上在线发表。
03/28
2024
2024-03-28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林蒙课题组在光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多场模拟优化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photo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photocathode with patterned electrocatalysts: a multi-physical model-based approach”为题,在能源与环境科学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期刊上在线发表。
03/27
2024
2024-03-27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逯文君研究员团队、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李晓庆等合作,以“An ultra-low modulus of ductile TiZrHfTa biomedical high-entropy alloys through deformation induced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twinning /amorphization”为题在国际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发表论文。该成果通过研究一种兼具低弹性模量与良好塑性的亚稳TiZrHfTa生物高熵合金(弹性模量29-37GPa,塑性~25%),经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筛选由无毒害元素构成具有低BCC(体心立方)相稳定性、低原子键结合力的单相亚稳BCC TiZrHfTa合金成分,实现了合金的低弹性模量。同时在合金中引入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马氏体孪晶,非晶相变机制,使合金具有良好的塑性。该亚稳TiZrHfTa生物高熵合金突破了传统生物医用合金无法兼顾低弹性模量和高塑性的瓶颈,在医用域具有重大应用前景。
03/26
2024
2024-03-26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王松灵院士联合日本爱知医科大学Hideaki Kagami教授在Medicine Plus发表综述文章"Nitrate and body homeostasis"。该文系统阐述了硝酸盐的认知历程、来源和代谢,并分别从菌群稳态、炎症-免疫稳态和能量代谢稳态三方面讨论了硝酸盐与机体稳态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
03/21
2024
2024-03-21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汪宏讲席教授课题组在微波介质陶瓷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ll-Ceramics with Ultra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Superi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Created at Ultralow Temperatures”为题在Cell旗下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上发表。
03/18
2024
2024-03-18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助理教授熊异、机械与能源工程系教授葛锜联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Electrothermally controlled origami fabricated by 4D printing of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提出了一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4D打印折纸的精确部署控制策略,用于构建能够按需调控性能的,适用于多场景和多任务应用的高性能主动折纸。
03/15
2024
2024-03-15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神经生物学系副教授魏志毅课题组和化学生物学系副教授余聪课题组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以“Autoinhibition and activation of myosin VI revealed by its cryo-EM structure”为题发表研究论文,首次解析了细胞内唯一一类沿微丝骨架反向行走的肌球蛋白Myosin VI全长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三维结构,揭示了其自抑制形成的结构基础和货物结合介导的激活机制。该研究是魏志毅课题组继2022年报道Myosin V全长电镜结构后在肌球蛋白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发现,进一步阐述了细胞内“快递员”分子——肌球蛋白复杂的活性调控模式。
03/12
2024
2024-03-12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张博课题组在国际著名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发表题为(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Organic Fluorophores with Large Stokes Shift for the Visualization of Rapid Protein and Nucleic Acid Assays” 的研究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2021级硕士生杨景凯和2022级硕士生徐子屹。该论文报道了一种模块化分子工程染料设计策略,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大斯托克斯位移、波长可调、兼顾亮度的荧光染料(PTs),实现了肉眼可视的高灵敏度蛋白质与核酸快速分析。此研究成果为染料化学领域提供了新的分子设计策略,也对核酸/蛋白检测体系的快速可视化具有重要意义。